
SATA
星空凝視
古典占星學院
凝視星空 開啟生命的另一項 觀點
每次進行新的活動演講,要做開場白時,我都會在腦海重新思索一次,占星學在我生命的意義;占星學進入生命已經十多年,不同時間,它的意義持續變化。
占星學曾是在我想離開無奈繁忙職場的逃生筏,它讓我在追逐單一成功價值的集體意識下的心靈角落;在短暫午休時間,我抱著一本占星書籍隱身無人打擾的咖啡廳,享受心靈閱讀的喜悅,感到自己與眾不同,雖然沒人看得到,至少可以對自己說:我的內心是具有溫度的靈魂。
占星學是在我決心斷離過去,重新掌握世界的船槳。主動斷離過往,意味著承認過去人生的錯誤與不完美:離開錯誤的婚姻,揮別十年的職場,駛離平穩經濟河道,進入不平穩的生活瀑流,我惶惶地迎向新的未來,未來好壞都要自行承擔,沒有老闆主管配偶父母可以責難怪罪,我一面宣告開啟新生活,一面暗自心虛,因為新生活是否美好與光明,其實是未知的,但占星學穩定的知識架構,慢慢累積愈來愈多的實證,如瀑流中有力的船槳,帶我走出驚濤駭浪。
從占星學體悟生命,反而是以占星作為謀生工具之後,我看著自己的生命發展,持續呼應了占星盤的軌跡,才真正思索我是誰?是誰活在這張星盤中?我們都是被星星操控的機器人嗎?我真的存在嗎?我們所有一切決定、過去聚合成為"我",過去是無法抹滅的,因為它同時也導向未來,這就是習性的因果,只是這一切記載在星盤中,顛覆了對人生有無限可能的錯誤期盼;但人生依舊操之在我,操之在習性的養成,我看著星盤理解今生的軌跡,一種安定感從心底升起,因為這些軌跡就是循著習性而前進,只要接納真實的自己,人人都有一張如願的星盤,如願的人生,只要你認真聆聽內心,生命沒有意外於你的內心,生命從未背叛過你。此刻的占星學是擁我安穩入眠的溫暖床鋪。
每次回憶這條路的開端,第一個進入腦海的景象,都是秦瑞生老師在高雄小巷弄裡,一間不起眼舊式門窗的工作室中,三面書架圍著一張小書桌,他在書海中振筆疾書的身影。二三十年來,他至今沒有停止閱讀、學習與實證占星學問,長年下來,他因此右臂僵直痠痛,甚至罹患板機指;我的腦海中還有更多史上名家投入占星學問的身影,學識淵博的法國占星天文學家與數學家莫林,一生受到紅衣主教律西流打壓,無法得到該有的榮耀與肯定,但仍然堅定致身研究此學問;英國富盛名的占星名家里利,一天閱讀占星學十八個小時,一年判斷超過兩千張星盤,過度用功影響了里利的視力,眼睛的疼痛持續困擾他,因此越來越瘦,他辭世前已半邊臉部麻痺。我們更受惠於當代國際占星名家的耕耘付出,因為中世紀資料極少有英文譯本,戴克博士以其使命感,從許多圖書館內所收藏的微縮膠捲中,收集資料,開始翻譯義大利占星名家:波那提的天文書,且一路延伸至希臘文獻、波斯/阿拉伯到中世紀的傳承資料。這門學問的生命力建構在人類想要探索命運追尋生命意義的動機,這份探索無止息之日,占星學也會源遠流長。
現在,占星學對我是傳承的責任,必須將過去多年的實際諮商與教學經驗,以各種方式傳播,在2010年出版「占星占心」,2012年出版「卜卦全占星」,2013年底也出版戴克博士介紹古典占星學的著作「當代古典占星研究Traditional Astrology for Today」,今年,決心組織團隊共同播種耕耘這塊園地。傳播知識的另一面用意,也澄清占星學不代表的意義,我個人或是這條路上的先輩,都不是"霓虹神(Neon God)",無需受眾人膜拜,我只是理性探索研究此學問的平凡人。
我很榮幸將於2015年6月11至16日邀請戴克博士親臨台北,為兩岸占星研究者帶領「宇宙天體、星盤詮釋與預測」工作坊,他將分享許多古典占星精華的內容,如:古典占星基礎架構深入探討、各種行星關係、特殊點的應用,人生成就尊貴判斷、太陽回歸盤與界行推運法(Distribution by Term),將是2015年不可錯過的占星課程。
Cecily 於台北, 02/14/2015



